发改委纠正"市场失灵" 钢铁业调整延后三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北京现代商报
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再次上涨加强了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调整的决心。
上周五,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、国土资源部、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再次提出淘汰1亿吨钢铁落后产能的目标,并强调2006年要有实质性进展。这是继去年颁发的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》和《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后,发改委对钢铁业结构调整给出的第三份指导性文件。
淘汰全部落后产能延时
《通知》提出钢铁业调整的新目标是 “十一五”期间,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,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等;加快兼并重组,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,形成2-3个3000万吨级、若干个千万吨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,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0%以上。
此次调整目标与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05年本)》不同的是,将原来提出的2007年前淘汰全部落后产能的期限延至“十一五”期间,延后3年,“这个调整主要是考虑到实践中的一些具体情况,2007年前淘汰全部落后炼铁能力有困难。”发改委方面解释说。
落后炼铁产能主要分布在河北、山西等省,分别占本省炼铁总能力的46.9%和50.7%,若在2007年前全部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,不仅地方任务重,压力大,矛盾集中,而且即使勉强下达任务,也难以实现。
2003后新增产能80%未获批
“2003年以后新增的炼钢产能中,经国家发改委、环保总局、国土资源部核准的项目产能不足全部新增产能的20%,绝大部分产能未经核准、环评和科学论证。”《通知》中的这段话,意味着国家发改委方面承认2003年以后新增的炼钢产能中,有80%是未获批准的。
这些新增产能让我国去年年底已形成炼钢能力4.7亿吨,还有在建能力0.7亿吨、拟建能力0.8亿吨,如果任其全部建成,届时,我国炼钢产能将突破6亿吨。而2005年钢表观消费量(国内产量和净进口量)在3.5亿吨左右,“即使考虑到未来钢材需求的增长,供求也是严重失衡的。”发改委方面不无忧虑,“即使在市场已经过剩的情况下,不少企业仍在违规盲目上新项目!”
在产能过剩的情形下,钢价自2005年9月下旬以来已出现全面下跌,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,95%的钢材产品价格跌破成本,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长50%。在钢铁工业整体走向微利甚至亏损的形势下,相当多的企业仍在继续增产,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。
行政手段纠正“市场失灵”
为了实现目标,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政府要依法把违规项目停下来,对《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》下发后仍继续违规审批和建设的项目要从严查处,严把项目准入关,而且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,制定差别水价、电价政策,加大能耗高、污染重、装备水平低落后产能的运行成本,加快其退出市场的步伐。
至于采用这种行政手段调整过剩产能的方法,发改委方面认为,“靠市场力量淘汰落后产能,比起用行政命令强行关闭来说,导致的社会矛盾要小得多。”
所以 《通知》要求尽量淡化行政色彩,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,促进公平竞争。但是钢铁市场总是有波动的,如果任由落后生产能力随着钢铁市场的涨跌而进出,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,对先进企业也是不公平的。而这个问题,单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解决的,因此政府承担纠正这种“市场失灵”的责任。
商报记者 杨雪婷
2006-07-03 |